- 註冊時間
- 2007-9-3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1488 天 連續簽到:10 天
|
七月十五,鬼節前後三天,家裏一旦丟了東西,就不能找了。
! y7 z; [1 u- }3 A$ }# v1 t8 P8 c7 J: j2 `
這規矩,是老街大油商海爺府上的大奶奶立下的。8 D1 L: P* Z5 a
% u& p0 P& h! R# C4 v( W' r! |
照大奶奶的說法,鬼節那幾天,到處都是鬼,鬼看見喜歡的玩意兒,順手就拿去玩兩天。人若是找急了,東喊西叫的,鬼會不好意思,一不高興,就把東西給毀了。人生苦短,幹嗎要跟鬼過不去?
- f) v/ O8 Y3 i' \$ e0 M
4 U1 [8 s/ ?/ a- s 往常的鬼節,府上也就丟個盆啊勺啊,或者斧子剪刀的,且鬼節一過,大多還都找著了。可這一次太蹊蹺了,竟然丟了個活生生的大姑娘!
( L1 B+ b* u' N9 O. l8 }
: a, a# U3 O5 q# B" b 姑娘名叫小翠,是大奶奶的貼身丫頭,平日裏,她伺候大奶奶的起居,比伺候親娘還細致。( i3 j9 w) A4 o7 A$ T
3 B$ |2 Q: o2 s7 F( |9 l 大奶奶吸水煙,煙絲是從南方運來的,用青紙包著,胭脂盒般大小。打開一聞,三步開外有奇香,據說京城老佛爺最愛這個。% w9 q8 Q# S; ]' A3 `8 f V
+ y8 B1 ^7 o/ q6 \ 這煙易潮,潮了還不能暴曬,否則會走味。唯一的辦法就是放在特製的鐵板上,用火來炕幹,邊炕邊用食指快速撥動。小翠每炕一回煙,指尖都有個亮晶晶的小水泡。
! ^: F( u: v- C8 h6 J( z) A. q- v3 A9 s& _
小翠失蹤那天,隨大奶奶到街上閑逛,大奶奶看街邊金燦燦的炸香幹很誘人,忍不住嚐了兩串,誰料不久便覺得肚子疼。大奶奶急匆匆去了茅房,便讓小翠在外面守著,等大奶奶出來一瞧,小翠就不見了。
7 g- y6 y4 T# m" N3 D; w5 f5 g; J7 I/ O6 N# D5 R: y( l
丟了小翠,大奶奶那真是跟掉了魂兒似的,茶飯不思,連水煙也不吸了。老爺怕大奶奶急出病來,派人四下尋找,可找了幾天也沒音信。: A9 Z: K4 z% J: a* p/ h) Q
, u# \, W2 M8 ^4 e$ e 大奶奶歎道:“別找了,一定被哪個冤鬼借去了,你找太急,鬼會傷著小翠的……”大奶奶這話一下子讓人想起頭兩天的怪事兒。! c% [1 A. }' o7 v& ^% x; n
" L8 |% x& i! \7 M$ [5 G 那天,因為覺得陰氣重,大奶奶請了一副剛開過光的念珠,從小翠手裏接過來線竟斷了,珠子掉了一地。
) }# r7 u( Q% ~+ s- ]5 r; h/ q
! J. |# x7 @9 U% Z& s2 z 大奶奶寬慰小翠:“遇上邪事,晚上放幾盞荷花燈吧。荷花燈能搭救冤魂駛進南海,這叫慈航普度。”1 M* u! k& x) B( U! ]; `
1 M6 z: b2 t3 D9 J1 p1 k/ \% Z 當晚放燈時,別人的燈都漂得很遠,唯有小翠的燈走走停停,漂到河中央時,竟沉了。
8 |2 H; I! W4 q1 t/ M, X4 g/ _8 A6 W9 n
聯想到這些,大夥對大奶奶的說法就更深信不疑。然而,半年過去了,盡管大奶奶經常拜佛、施善粥,可這鬼還是沒有把小翠還回來。
$ _( p; V% g7 i4 S$ U7 c- [$ A& a/ b, \
人們便開始流傳,說那天大奶奶身上帶了不少銀兩上街,大奶奶去茅房把錢囊放小翠手上了。小翠見財起意,被娘家人藏起來了。
i9 ~: K. z* _+ A! g. v% m" ~
& f( u7 l; i; S$ l4 I 話很快傳到小翠家人耳朵裏,一家人百口莫辯,就拖家帶口地跪到大奶奶府上,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冤。
3 }. O% K8 _+ `2 }+ y y' `( @0 c# y" }! c3 t. p
大奶奶扶起小翠父母:“小翠對我貼心,這孩子是什麼樣的人,我清楚。”, n( N# V/ n( Y9 i6 L4 c, ~
1 K1 e' G; l: ]8 i 聽罷,小翠她娘一把拉過小翠的妹妹小梅:“大奶奶,這是小翠的妹妹小梅,以後就讓這孩子到您跟前使喚了,幹個粗活,學點規矩。”) n( e. E! ]$ N' ^ D# r5 U
: h3 S& f5 q2 x' P 大奶奶微微側臉瞅小梅,面皮細嫩,五官俊秀。特別是那一雙眸子,恰如十五的明月,又如一對金燦燦的銅鈴,仿佛眨一下就能發出清脆的聲響。
5 v/ ?* L# n3 u+ k! ?; Z7 B: E$ ?, ~. W/ ^* |( S4 n
“多大了?”大奶奶問。小梅微微頷首,絲毫沒有鄉下閨女的畏縮怕生,聲音似楊柳拂風般從容柔和:“回大奶奶,小梅十六了。”3 U- ~" I6 `% c9 Y. w- j& L, E7 f
1 X" C. ]( ~1 E 大奶奶長哦了一聲,乍聽卻像歎了一口氣。半晌,點了點頭,算是應允留下。
9 \2 y% a- [6 ]9 _' G- h2 X/ o
( X! d( q; K) x* y8 }6 O 別的丫頭剛進門,免不了挨罵受罰,可小梅舉手投足好似被人調教過,章法禮數樣樣周全。7 ]9 `3 D1 K6 S. i ^
6 A4 T: D# F1 N2 P1 z. y6 t- t 大奶奶家夥食好,但小梅從來只吃八分飽,且不食魚蝦,怕身上腥氣,衝撞了別人。豆蔻年華長相又甜美,很快府裏的人都喜歡她了。' w& i8 b1 H9 r- G
$ k ]- f+ r9 G Q8 o0 s3 c( V2 e 這些喜歡小梅的人裏面,就包括老爺。( e, w9 }7 A0 W7 h* \
2 A& V5 _) f; f/ t7 n 這天,天氣炎熱,老爺書房的門窗突然關了。半晌,吱嘎一聲,老爺出來了,滿面紅光,好似飲了美酒。9 ~! k. a( _$ k( N5 ~$ h
0 e( s& [5 x" s* y" J6 w
小梅也低眉頷首地走了出來,邊走邊整理衣襟,將額前汗濕的發絲理順,倆眼東瞟西瞄,好似夜間出來的小老鼠。. ]; f ?! X" _8 h; v7 n/ h2 ]+ p
8 {9 P: I) {9 o3 S 小梅到園子裏給老爺煎水泡茶,遠遠地看著劉婆婆走了過來。
' z- |9 w! g P9 ~, Z/ g( i
& k* A. O4 P" _ 劉婆婆以前是老爺母親房裏的丫頭,後來腮裏頭起了塊瘤子,半邊臉鼓得老高。當丫頭不妥,嫁又嫁不出去,遂留在了府裏,幹不了場面活兒,就看管府上的花草樹木。8 N- G/ W- b, {% b' z7 @
) n) b& [( l$ U9 @- `" B
府上的人勢利,都沒把她放在眼裏,只有小梅對她很客氣。6 q6 u& d& l6 d B- U
! C9 x- h: I/ ?) Y
小梅給劉婆婆遞了個馬紮,還從兜裏掏了把瓜子給劉婆婆。
8 Q2 N3 Z _" c; i' `/ I
" W% X8 N3 S1 k* A0 _& U. ] 劉婆婆盯著爐火說:“這泡茶的水一沸太嫩,三沸太老,只有二沸,聲如馬蹄,泡茶最好。”小梅笑:“劉婆婆跟過大夫人,見多識廣。”+ U% T' Z! Y; `. R7 u
! c& d! T6 a6 E 劉婆婆半邊臉一抽,像是笑了:“水煮過了火,能涼回去,可做人要過了火,就回不了頭了。孩子,你懂嗎?”劉婆婆的眼睛盯著小梅,似有一股子銳利,她臉唰一下就紅了。
3 l! |! o0 I9 K" u" Q8 M' ]
# S8 } S/ q) d# N 她知道劉婆婆說的是啥,故意裝憨:“劉婆婆,我咋聽得雲裏霧裏的?”
! m+ z3 y" w1 _/ d; }6 k- O
$ V' o; u1 U) d6 |/ [ “剛才這話,我和你姐也說過,她也說沒聽明白,你可別和她一樣。”/ V, F \6 W- D; N+ _- Y
; X3 h0 J5 Z0 x& D7 k' [ 小梅沒言語,劉婆婆將瓜子殼順手丟到爐子裏,頓時,一條血紅的火舌躥了出來。
/ @4 E! G6 w6 a# w* y n* ^2 M4 Z' {; ?1 }1 f
“你真以為那荷花燈會那麼容易沉?念珠就會那麼客易斷?你姐如果是鬼借去的,還能回來,要是人弄丟的,恐怕就永遠回不來了。”劉婆婆轉身走了,小梅腦子裏轟的一聲,一片空白。: w; m7 U+ M; j- ^6 J
8 k% D5 r( Z" U: m5 x
小梅想起娘帶她進府的前一天,在她耳邊傳授男女之事。小梅聽得腮紅耳熱,娘歎口氣,窮人家的丫頭想出頭,只能靠這兩下撐腰了……
& d% |/ f4 X( V5 ]0 h' L: b7 _0 T! F. G. F9 x+ K: o+ w
爐火上的水開了,源源不斷地翻滾到爐火裏,燒成的白汽。7 A7 C( [6 s& s% ?4 G
0 m# |4 M) v( h Y& h1 J; u 微風吹過,小梅一回頭,冷不丁看到遠處濃密的花叢中隱約像是有雙眼睛,目光穿林打葉,有如臘月的寒風,鋒利,陰冷。
' j/ I1 Y0 Z( V" O; h, W2 V7 ~" t* |4 c/ W
- ~& N( U3 j. q) n! h 小梅走過去,啥也沒瞧見。6 \" J, n: b! p0 \/ x) X1 c
) h( a3 E) `! X. K. _, `/ Q
低頭,卻見腳下,散落了一地被掐碎了的花骨朵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