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註冊時間
- 2007-9-3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1488 天 連續簽到:10 天
|
平涼市位於甘肅省東部,地處陜、甘、寧三省(區)交匯處,橫跨隴山(關山),東鄰陜西鹹陽,西連甘肅定西、白銀,南接陜西寶雞和甘肅天水,北倚寧夏固原、甘肅慶陽,是古“絲綢之路”必經重鎮,素有隴上“旱碼頭”之稱。平涼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。現已發現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,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5處。其中“道教第一山”——崆峒山(崆峒區)、王母宮——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(涇川縣)、人文第一祖——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(靜寧縣)、西周第一臺——古靈臺(靈臺縣)等歷史遺址和西周青銅器(靈臺縣)、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、佛舍利金銀棺(涇川縣),被譽為“中華之最”。崆峒山道教文化、西王母文化、大雲寺佛教文化、皇甫謐文化獨具魅力。平涼也是祖國針炙學鼻祖、晉代醫學家皇甫謐(靈臺縣),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(靈臺縣),南宋抗金名將吳玠、吳璘(莊浪縣),明代“嘉靖八才子”之一趙時春(崆峒區)的故鄉。平涼形成了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、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、國家地質公園的崆峒山為中心,以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、王母宮、柳湖、南石窟寺、龍隱寺、蓮花臺、紫荊山、明代寶塔、李元諒墓等為網點的風景名勝。 |
|